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盧宏健慢慢懂得一些男孩女孩之間的朦朧感受。
有一次他去上學的路上,遇見一位同班的女同學,這位女同學是他老鄉,溝通無障礙,使得他倆之間親近不少。
他和她一路說話到學校。
但是,這也僅是互相一起見面說說話而已,少年的生活,天真又爛漫。
這一學期,學校組織學生去街道上有序的遊行,遊行的目的是表達學生對當下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遊行的過程非常有秩序。
在遊行之前,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排練了好長時間。
集中開會的時候,校長幽默地提醒,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同學是哥哥姐姐,要給低年級同學做好示範,不可流鼻涕。高年級的男同學笑了。
這天是星期天,人們在街道上看見這樣的景象,排列整齊的小學生。。穿著整潔的服裝,隨著節奏,在街道上接受路上行人的檢閱。
不少路人駐足觀看。欣賞一下年輕的小學生的遊行隊伍,也算是一種享受。
除了組織遊行,學校提倡學生向雷鋒同志學習,指的是學習雷鋒為別人著想、助人為樂的精神。,…,
學校組織學生去春遊的時候,會提醒學生注意環境保護,要把垃圾統一放到袋子裡,這算是為別人著想的一部分。
與同學們一起合作把一件事情辦好,這算是助人的組成部分。
雷鋒他熱愛生活,學習此精神也就是關愛自己。
學校還組織學生進行「誰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討論。
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
有的學生回答父母是自己最重要的人,父母養活自己。因此父母最重要。
有的學生回答老師最重要,因為老師教會我們那麼多知識,因此老師最重要。
有的學生這樣回答,只有照顧好自己才有可能報答父母和老師,只有自己健康成長,才能好好關愛父母和老師,因此對個人而言,自己是最重要的。
老師和校長聽到可愛的小學生熱烈的討論,心中滿意。這些討論,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
這表示孩子們漸漸擁有自己的思維了。
哪怕種地,何時播種與收割,也需要農民的獨立判斷。商業經營、辦企業更是如此。國際貿易,更需要獨立的商業判斷。,…,
在新世紀,擁有獨立思維的人,表示他會有很強的主體意識,他會把自己當作人生的主體來把握自己的命運。社會需要能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學校每個月組織學生家長來參加家長會。與家長作好溝通,報告當月學生在校的學習與生活表現。
班主任鄒老師說盧宏健學習成績算是中等以上的,如果在學習的時候能保持靜下心來的狀態,學習成績會更好。
盧宏健與同學相處不錯,有時候活潑一點就更好了。
雖然說在二十一世紀末期,網絡溝通和電話溝通已經非常普及,但還是沒有面對面溝通方便。
老師與家長,只有一起配合才有可能把孩子培養成品學兼優的學生。有人認為,孩子的品行只受老師的影響,其實不是的。孩子的行為和品格,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綜合影響,某種意義上,父母的品行能對孩子產生決定性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任何人總是受第一任老師的影響最深的。在學校里接受老師的教育,也會對孩子的品行有適當的鍛煉。…,
,…,
教育就是讓自己慢慢接受對精神價值的體驗和擁有相呼應的行為方式。
人們說一個人有文化,指的是這個人精神能量是充沛的,同時他的生活方式是令人接受的。
教育學家懷特海認為,教育就是當你忘記一切課堂上的內容之後,所剩下的東西。
所剩下的東西是什麼?
也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格傳遞,是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當然,這種說法不排斥考試,那麼多社會管理人員的遴選,需要考試。
盧宏健上六年級了,快到了小學升初中的考試。
盧傑關心盧宏健的考試。。知道這一次考試能初步決定孩子的未來。